老年抑郁症是什么 为什么老人更易得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老人更易患病主要与生理机能衰退、慢性疾病困扰、社会角色转变、心理调适能力下降、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老年抑郁症是什么 为什么老人更易得抑郁症

1、生理衰退:

老年人脑内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海马体等脑区萎缩直接影响情绪调节功能。雌激素和睾酮等性激素减少会加剧情绪波动,这种生物学改变使抑郁风险较中青年提高3-5倍。

2、慢性病痛:

约78%老年抑郁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或关节炎等慢性病,长期疼痛和功能受限易产生无助感。心血管疾病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血管性抑郁,此类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晨重暮轻症状。

3、社会剥离:

退休后社会价值感丧失、亲友离世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率是青年期的2.3倍。空巢老人缺乏情感交流,社交圈缩小使负面情绪无法有效疏解,这种社会支持系统的瓦解是重要的诱病因素。

老年抑郁症是什么 为什么老人更易得抑郁症

4、认知僵化:

老年人对负性事件的认知评估更倾向于灾难化思维,面对挫折时常用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部分患者存在病前人格基础,如强迫特质或过度谨慎性格会放大抑郁易感性。

5、药物影响:

治疗帕金森病的左旋多巴、降压药利血平等药物可能干扰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会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情感淡漠等抑郁样反应。

老年抑郁症是什么 为什么老人更易得抑郁症

建议家属帮助老人建立规律作息,每天保证30分钟太极拳或散步等温和运动。饮食上增加深海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鼓励参与社区书法班、合唱团等集体活动,每周至少安排3次家庭聚会。对于独居老人,建议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发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时应及时陪同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