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肠梗阻的四个护理方法分享
肠梗阻护理方法主要有胃肠减压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整、体位活动和心理支持。
1、胃肠减压护理:
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关键措施,需保持减压管通畅并定期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护理时注意固定管道防止滑脱,记录24小时引流量,若出现血性或粪样液体需立即报告医生。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1-2次,避免堵塞。
2、疼痛管理:
肠梗阻腹痛多由肠管扩张和痉挛引起,可采用屈膝侧卧位缓解症状。按医嘱使用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禁止随意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疼痛剧烈伴呕吐、发热时提示可能发生绞窄性梗阻,需紧急处理。
3、饮食调整:
急性期需严格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低渣半流质。恢复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每日少量多餐,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呕吐。
4、体位活动:
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早期床上活动,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病情允许时可取半卧位减轻腹胀,逐步进行床边站立和行走训练。术后患者需指导正确咳嗽方法,避免腹压骤增导致伤口裂开。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脐周10-15分钟。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肠道功能。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养成定时如厕习惯,避免用力排便。术后患者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反复腹胀、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就医排查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