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浑身发冷怎么回事
上吐下泻伴随浑身发冷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性感染、细菌性痢疾或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药物控制、饮食调整、休息保暖及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因饮食不洁或病毒感染导致胃肠黏膜炎症,表现为呕吐、腹泻及畏寒。治疗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或胃黏膜保护剂。伴随腹痛或发热时应就医排查细菌感染。
2、食物中毒:
食用变质或污染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道引发剧烈呕吐腹泻,机体代谢紊乱可伴随寒战。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若出现意识模糊或血便需急诊洗胃及抗毒素治疗。
3、病毒性感染:
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秋冬季节,除消化道症状外可伴有低热、肌肉酸痛。病程具有自限性,重点保持卧床休息,口服补液盐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可引起脓血便、里急后重及高热寒战。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抗生素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接触物品需消毒隔离。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中毒性休克。
5、中暑: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及电解质丢失,可能出现呕吐、水样便及体温调节异常。需迅速转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四肢促进散热,补充含钾钠的运动饮料,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发病期间宜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注意腹部保暖,腹泻后及时清洁肛周预防皮肤破损。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尿量减少、意识改变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山药、苹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修复肠黏膜,两周内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