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酸痛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骶酸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或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腰肌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负重会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慢性损伤。患者表现为腰部酸胀痛,久坐后加重,热敷可缓解。建议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疼痛明显时可考虑物理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时加重。可通过腰椎MRI确诊,轻度者采用卧床休息、牵引治疗,严重者需行椎间盘切除术或微创手术。
3、强直性脊柱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晨僵超过30分钟、夜间痛醒是特征表现,活动后减轻。需进行HLA-B27基因检测,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生物制剂,同时要坚持功能锻炼。
4、骨质疏松:
骨量降低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易发生压缩性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疼痛在翻身、起坐时明显。骨密度检查可确诊,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注意防跌倒。
5、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腰部牵涉痛。常伴有尿频尿急、血尿或发热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根据病因选择排石治疗或抗生素治疗,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和突然转身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可在腰部垫小枕维持生理曲度。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加强核心肌群训练。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乳制品、深绿色蔬菜,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出现持续疼痛、夜间痛醒或伴随下肢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