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扁桃体炎。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或接吻,因此也被称为“接吻病”。EB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潜伏,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反应异常。感染初期,病毒会大量复制,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典型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通常持续1-2周,体温可能高达39℃以上。咽痛也是常见表现,咽部充血明显,甚至可能出现白色膜状物覆盖在扁桃体上,容易被误认为是细菌感染。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另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颈后淋巴结,触摸时可能感到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皮疹、乏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或转氨酶升高。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EB病毒抗体检测等检查来确诊。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比如退热、止痛、休息等。由于是病毒感染,抗生素通常无效,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多喝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肝脾肿大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