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腹泻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热腹泻可能由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食物中毒、寄生虫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止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对症退热等方式缓解。
1、肠道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是儿童及成人腹泻常见原因,病毒侵袭肠黏膜导致水样便,常伴低至中度发热。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多数3-5天自愈。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就医排除细菌感染。
2、细菌性肠炎:
沙门氏菌、志贺菌等感染多由不洁饮食引起,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畏寒高热。需粪培养确诊,轻症用黄连素等抗菌药物,重症需静脉注射喹诺酮类抗生素。发病期间需隔离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3、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后产生的毒素可直接刺激肠道,进食后2-6小时突发呕吐腹泻。治疗需催吐清除毒物,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者需洗胃。日常需注意海鲜、乳制品等食物的冷藏保存。
4、寄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感染常见于饮用生水或接触污染水源,表现为间歇性腹泻与低热。甲硝唑是特效治疗药物,合并肝脓肿需穿刺引流。疫区旅行后出现症状应进行粪便镜检。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伴黏液血便,多伴随体重下降。需结肠镜确诊,治疗采用美沙拉嗪等抗炎药物,重症需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患者需长期低渣饮食并定期复查。
发热腹泻期间应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流食,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每次排便后补充200毫升淡盐水,可饮用含钾的椰子水。恢复期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收敛性食物,保持腹部保暖。若出现持续6小时无尿、意识模糊等脱水表现,或高热超过39℃伴寒战,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生熟食分开处理,外出就餐选择充分加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