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出院后还咳嗽怎么回事
小儿肺炎出院后持续咳嗽可能由气道高反应性、炎症未完全吸收、继发感染、过敏因素及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雾化治疗、抗感染治疗、环境控制、抑酸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1、气道高反应性:
肺炎后支气管黏膜损伤可能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接触冷空气或粉尘时易引发刺激性干咳。这种情况通常需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治疗降低气道反应,同时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
2、炎症未完全吸收:
肺部病灶吸收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支原体肺炎可能残留支气管壁水肿。表现为晨起或活动后咳嗽加重,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可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并配合肺部理疗促进吸收。
3、继发感染:
住院期间广谱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引发真菌或耐药菌感染。若咳嗽伴黄绿色痰液或发热,需进行痰培养检查,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颗粒进行治疗。
4、过敏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过敏性体质,肺炎后免疫紊乱可能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呛咳,可检测血清IgE水平,必要时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控制症状。
5、胃食管反流:
婴幼儿食管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卧位进食后胃酸刺激咽喉可引起进食后咳嗽。建议抬高床头30度,少量多餐喂养,严重时需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患儿居家护理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羹、川贝炖梨等润肺食物,避免海鲜等发物。适当进行拍背排痰,手法为空心掌由外向内轻叩背部。若咳嗽超过2周无改善或出现喘憋、口唇发绀等情况,需及时复查胸部CT排除支气管异物等特殊情况。恢复期可练习腹式呼吸训练,具体方法为平卧时腹部放置书本,通过鼻吸气使书本抬起,每日练习3组每组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