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夜间护理怎么做
心血管病患者夜间护理需重点关注体位调整、症状监测、环境优化、用药管理和心理支持五个方面。
1、体位调整:
采用30度半卧位可减轻心脏负荷,双下肢垫软枕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平卧诱发阵发性呼吸困难,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合并心衰者需严格记录出入量,夜间排尿后及时恢复体位。
2、症状监测:
夜间重点观察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变化,使用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更佳。警惕突发胸闷痛、端坐呼吸等心绞痛或心衰发作征兆。记录夜间惊醒次数与伴随症状,晨起测量血压并对比昼夜差值。
3、环境优化:
保持室温18-22℃避免血管痉挛,湿度50%-60%减少呼吸道刺激。使用遮光窗帘维持黑暗环境,床边放置触手可及的呼叫铃、吸氧装置及急救药物。地板防滑处理,通道避免障碍物。
4、用药管理:
遵医嘱分时服用利尿剂避免夜尿频繁,睡前硝酸酯类药物需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将次日晨间降压药置于床头,使用分药盒防止漏服。需注意他汀类药物与安眠药的相互作用。
5、心理支持:
睡前进行10分钟冥想或音乐疗法缓解焦虑,家属可协助按摩手足促进放松。避免夜间讨论刺激性话题,对疾病恐惧明显者可安排专业心理疏导。建立规律就寝仪式强化安全感。
心血管病患者的夜间护理需建立个性化方案,晚餐选择易消化低盐食物如山药粥、清蒸鱼,避免饱餐加重心脏负担。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量,进行15分钟踝泵运动改善循环。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选择左侧卧位减轻右心压力。建议每季度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夜间心脏状况,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应急。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功能,注意观察晨起面部浮肿等体液潴留表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需配合使用呼吸机,冬季特别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诱发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