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有何区别
乳腺原位癌与浸润性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癌细胞是否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扩散,前者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后者已侵犯间质组织。差异主要体现在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和预后三个方面。
1、病变范围:
乳腺原位癌的癌细胞未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的基底膜,属于癌前病变阶段,包括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两种类型。浸润性癌的癌细胞已穿透基底膜向乳腺间质浸润,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转移。
2、临床表现:
原位癌多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钙化灶,通常无肿块触及。浸润性癌常表现为可触及的乳房肿块,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3、病理特征:
原位癌的病理切片显示癌细胞排列整齐,基底膜完整。浸润性癌的癌细胞呈不规则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病理分级通常采用诺丁汉分级系统评估。
4、治疗方式:
原位癌可选择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或全乳切除,激素受体阳性者需接受内分泌治疗。浸润性癌需根据分期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淋巴结转移者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5、预后差异:
原位癌10年生存率超过95%,局部复发风险约为10%。浸润性癌预后与分期相关,I期5年生存率约90%,IV期降至20%,需定期随访监测远处转移。
乳腺肿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如深海鱼、十字花科蔬菜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术后需坚持患肢功能锻炼,使用低刺激护肤品,避免患侧上肢测血压或抽血。定期乳腺自查结合影像学复查是关键,出现新发肿块或皮肤改变需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参加乳腺癌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