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褥疮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褥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潮湿摩擦、营养不良、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等。
1、局部受压:
持续压力导致毛细血管闭塞是褥疮形成的核心机制。当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持续受压超过32mmHg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持续2小时以上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是预防关键。
2、潮湿摩擦:
大小便失禁或汗液浸渍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摩擦力会剥离表皮层。临床数据显示,潮湿环境使褥疮发生风险增加5倍。使用吸湿垫、及时清洁可降低风险。
3、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缺乏会导致皮下脂肪垫变薄、胶原合成减少。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的患者,褥疮发生率提高3倍。每日需保证1.2-1.5g/kg蛋白质摄入。
4、感觉障碍:
糖尿病患者或脊髓损伤患者因神经病变无法感知疼痛,不能及时调整体位。这类患者需使用特殊压力监测床垫,并建立严格的翻身时间表。
5、循环障碍:
动脉硬化或静脉回流不畅患者,其组织灌注压降低,缺氧耐受时间缩短50%。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加强足踝泵运动训练,改善微循环。
预防褥疮需采取综合措施:使用交替压力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变化。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乳清蛋白等,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适度活动肢体改善血液循环,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关节运动。建立翻身记录卡,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高危部位。出现皮肤发红不退需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深部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