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一按就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一按就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矫形器具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纤维组织,长期站立、肥胖或运动过度可能导致筋膜反复微损伤。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按压脚跟内侧有压痛。建议减少跑跳活动,每日冰敷15分钟,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
2、跟骨骨刺:
跟骨下缘异常骨增生多因足底筋膜长期牵拉导致,X线可见骨性突起。疼痛集中在脚跟正下方,久坐后站立即加重。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可分散压力,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严重者需手术磨除骨刺。
3、跟腱炎:
跟腱止点处炎症常见于突然增加运动量的人群,表现为脚跟后上方按压痛和晨僵。可能与小腿三头肌紧张、运动鞋缓冲不足有关。急性期需制动并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恢复期逐步进行离心性力量训练。
4、脂肪垫萎缩:
脚跟脂肪垫随年龄增长变薄,失去缓冲作用后易出现局部压痛。常见于长期穿硬底鞋的中老年人,赤脚行走时疼痛明显。选择软底鞋并加装硅胶后跟垫,避免坚硬地面长时间行走。
5、外伤因素:
跟骨挫伤或应力性骨折多由高处坠落、剧烈运动导致,按压痛伴随肿胀淤青。需通过MRI确认损伤程度,轻度损伤需制动休息4-6周,严重骨折可能需石膏固定或螺钉内固定。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穿人字拖或完全平底鞋,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每日用网球滚动按摩足底,睡前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跟腱拉伸动作需保持30秒以上,建议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夜间静息痛,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