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阻抗检查是什么 声阻抗检查的临床应用介绍
声阻抗检查是一种评估中耳功能的听力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主要包括诊断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耳硬化症、听骨链中断和鼓膜异常等疾病。
1、中耳炎诊断:
声阻抗检查通过测量鼓室压力变化和声顺值,可有效识别中耳积液情况。急性中耳炎表现为鼓室图呈B型平坦曲线,慢性中耳炎可能显示C型负压曲线。该检查能辅助判断炎症分期,为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同时可监测治疗效果。
2、咽鼓管评估:
通过鼓室压力测量和吞咽试验,可检测咽鼓管通气功能。异常结果表现为压力调节障碍或开放异常,常见于鼻咽癌放疗后、腺样体肥大等患者。检查数据有助于制定咽鼓管球囊扩张等治疗方案。
3、耳硬化症筛查:
声阻抗显示特征性As型鼓室图,镫骨肌反射阈值升高或消失。这种骨迷路囊性病变会导致进行性听力下降,检查结果可与听骨链固定进行鉴别,为是否选择镫骨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4、听骨链检查:
当出现Ad型高顺性鼓室图时,提示可能存在听小骨脱位或断裂。外伤或慢性中耳炎常导致该病变,结合纯音测听可明确传导性聋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听骨链重建手术。
5、鼓膜异常检测:
鼓膜穿孔表现为声顺值异常增大,鼓室图无法成形;而鼓膜钙化斑则显示声顺降低。这些结构改变会影响声音传导效率,检查结果可辅助判断是否需要鼓膜修补术或人工听骨植入。
进行声阻抗检查前应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检查前48小时游泳或掏耳。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吞咽动作,儿童可能需多次测试以获得准确数据。日常应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中耳炎患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通气。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中耳健康,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复查声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