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脱水怎么办 这样处理身体脱水才最合理的
身体脱水可通过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物理降温、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身体脱水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高温环境、腹泻呕吐、运动过量、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补充水分:
轻度脱水需立即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100-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儿童可每10分钟补充50毫升液体,成人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合并发热时可增加20%补水量。
2、口服补液盐:
中重度脱水建议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其葡萄糖与电解质配比符合肠道吸收机制。按说明书配制溶液,分6-8次饮用完规定剂量。糖尿病患需监测血糖,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调整用量。
3、调整饮食:
恢复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渗流食,逐步过渡到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限制咖啡因饮品防止利尿加重脱水。老年人可食用含水量达90%的冬瓜、黄瓜等果蔬。
4、物理降温:
热射病导致的脱水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环境温度25℃左右,使用电扇促进蒸发散热。禁止酒精擦浴以免皮肤吸收中毒,儿童慎用冰敷以防寒战产热。
5、就医治疗:
出现意识模糊、少尿无尿、血压下降等重度脱水症状时需急诊静脉补液。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电解质紊乱患者要监测血钠浓度。肠梗阻等原发病引起的脱水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高温环境下每15分钟补充100毫升水分。运动前后称体重,每减轻1公斤需补充1.5升液体。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理想状态。老年人可采用定时饮水法,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波动与补水平衡。长期服用利尿剂人群应定期检测电解质,胃肠功能弱者可选用口服补液盐作为日常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