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淋巴结炎需与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猫抓病等疾病相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涉及病因差异、临床表现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1、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病程呈慢性进展,淋巴结肿大质地偏硬且可相互粘连形成串珠状。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及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诊断。急性淋巴结炎起病急骤,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该病由EB病毒感染导致,表现为全身多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伴咽峡炎、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阳性可确诊。急性淋巴结炎多为细菌感染,病灶局限且压痛显著,抗生素治疗有效。
3、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质地韧如橡胶,可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骨髓穿刺及淋巴结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浸润。急性淋巴结炎病程短,抗生素治疗后可迅速缓解,影像学检查无占位性病变特征。
4、转移性肿瘤:
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时表现为质地坚硬、固定不移的肿块,常见于胃癌、乳腺癌等原发灶引流区域。CT或PET-CT可发现原发肿瘤病灶。急性淋巴结炎多与局部感染灶相关,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血流信号增强但结构正常。
5、猫抓病:
猫抓病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多有猫抓咬伤史,表现为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伴皮肤原发灶。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可鉴别。急性淋巴结炎常见于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原菌以链球菌或葡萄球菌为主。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出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时应完善血常规、超声等检查。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促进淋巴循环,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