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镜检查怎么做 喉镜检查具体步骤详述
喉镜检查通常包括表面麻醉、体位调整、器械插入、观察记录和术后护理五个步骤。
1、表面麻醉:
检查前需对鼻腔和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常用麻醉药物有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或丁卡因喷雾。麻醉可减轻检查时的不适感,麻醉效果通常持续30分钟左右。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暂味觉减退或咽喉麻木,属于正常现象。
2、体位调整: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检查者会调整额镜反光或电子喉镜角度,确保视野清晰。特殊情况下如儿童或配合困难者,可能需要采取仰卧位并由助手固定头部位置。
3、器械插入:
根据选用喉镜类型不同,分为间接喉镜、直接喉镜和纤维喉镜三种方式。间接喉镜通过小圆镜反射观察;直接喉镜需经口插入硬质镜管;纤维喉镜则通过鼻腔插入柔软镜体,现代多采用直径约3-4毫米的电子鼻咽喉镜。
4、观察记录:
镜体到达喉部后系统观察会厌、声带、室带等结构,注意黏膜色泽、运动对称性和有无新生物。发现异常时可进行活检或摄像记录,检查时间通常持续3-5分钟。电子喉镜具有放大功能,可清晰显示黏膜细微病变。
5、术后护理:
检查后需禁食禁水1小时直至麻醉消退,防止误吸。24小时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少量痰中带血属正常现象。如持续疼痛、出血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用药即可恢复。
喉镜检查前应禁食4-6小时,穿着宽松衣物并摘除活动假牙。高血压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压,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检查后建议食用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用力咳嗽或清嗓。日常可练习用腹式呼吸配合检查,有严重颈椎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喉部不适期间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说话时长,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