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真菌感染导致吗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该病可能由阴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妊娠期激素变化、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排尿灼痛等症状。
1、阴道菌群失衡:
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会导致微环境改变,使念珠菌过度繁殖。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冲洗阴道可帮助恢复菌群平衡,严重时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2、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时,机体对真菌的防御能力降低。建议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调节。
3、抗生素滥用:
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屏障。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可配合益生菌制剂维持菌群稳定。
4、妊娠期激素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糖原含量增加,促进念珠菌生长。孕妇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选择对胎儿安全的局部抗真菌药物。
5、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过高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含糖量增高,成为真菌培养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注意外阴清洁。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避免穿紧身裤久坐。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食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若反复发作超过4次/年,需排查是否存在耐药菌株或潜在诱因,必要时延长抗真菌疗程。症状加重或伴随发热、盆腔疼痛时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