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如何处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注射肾上腺素抢救。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肾上腺素肌注、建立静脉通道、抗组胺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1、保持通畅:
立即让患者平卧并抬高下肢,解开衣领确保呼吸顺畅。观察口唇是否发绀、有无喉头水肿,若出现窒息征兆需准备气管插管。同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呕吐物阻塞气道,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辅助呼吸。
2、肾上腺素:
立即肌肉注射0.3-0.5毫克肾上腺素,儿童按每公斤体重0.01毫克计算。5-15分钟可重复注射,直至血压回升。该药物能迅速收缩血管、减轻黏膜水肿,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核心药物。
3、静脉补液: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输入生理盐水扩容,成人首剂500-1000毫升快速滴注。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纠正因毛细血管渗漏导致的循环血容量不足。
4、抗组胺药:
静脉注射异丙嗪或氯苯那敏等H1受体拮抗剂,阻断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血管扩张。可联合使用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增强效果,但不可替代肾上腺素的核心治疗地位。
5、激素辅助: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20毫克,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激素起效较慢但能预防迟发反应,需持续用药3-5天逐渐减量,尤其适用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重症患者。
抢救成功后需留院观察24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排除心肌损伤。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并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患者及家属需学习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今后所有医疗场合必须主动告知青霉素过敏史。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交叉过敏药物,日常避免使用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