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的表现
其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坐立不安,以夜晚更加明显。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表面,急性期还可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部分患者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尿痛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所致。霉菌性阴道炎现在统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
阴道炎和宫颈糜烂的区别
阴道炎症没有积极治疗,有可能会引发宫颈糜烂。所以当女性出现阴道炎症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引发宫颈炎症的反应。如果没有积极治疗会引发宫颈的炎性反应,会出现宫颈糜烂。检测宫颈防癌筛查显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单纯宫颈炎症可以通过外用药或者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多数对症治疗是有效的。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药物
严重性霉菌性阴道炎首选口服用药,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软膏、氟康唑150mg顿服,三天后重复一次,如果阴道用药,应在治疗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方案基础上再延长疗程。对于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选择以上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疗效相似,一般用药后2~3天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有效率达80%~90%。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由于症状体征较轻微,一般首选阴道用药即可,可以选用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或者制霉菌素栓剂;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也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氟康唑150mg顿服,也可以选用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天1次,连用3~5天。
细菌性阴道炎的特点
细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该病曾有许多名称,如非特异性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大肠厌氧性阴道炎等。
在生育年龄妇女中,霉菌性阴道炎是引起白带增多的最常见的原因。但有一部分患者多次化验白带,查找滴虫和念珠菌都是阴性,或者有时候也能查到滴虫,予以抗滴虫治疗后却不见效。目前医学上已经发现,这些妇女大多数患有细菌性阴道炎。
直到近年来才统一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这个名称。所谓“细菌性”是指该病有大量厌氧和需氧菌生长以厌氧菌为主;所谓“阴道病”是指症状以白带增多为主,局部炎症不明显,大多数病人没有不适症状。其特点是阴道生态环境改变,由大量致病性厌氧菌(迄今仍不能肯定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特异性细菌,)取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因此叫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炎好发年龄为15—44岁。据国内报道,健康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率为10—18.92%,在性关系混乱的妇女中其发患病率为36.73%,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性阴道病常常会上行波及其他生殖器官,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导致宫外孕、不孕不育等生育障碍;还可造成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甚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对孕妇的危害更大,可增加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早产以及产时、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母婴健康。
细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阴道冲洗、妇科检查、马桶坐垫、毛巾、内裤以及公共物品传染而广泛传播。因此,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公共卫生观念很重要。
阴道炎复发的五大真相
一、熬夜加班、夜生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阴道炎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经常应酬、夜生活频繁,经常加班到很晚才休息,生物钟被打乱,身体抵抗力下降,私处免疫力不断降低,有害菌乘虚而入,即便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但抵抗力差还是会诱发炎症的感染。
二、肥皂、抗生素,落后的清洗方法有些女性,用肥皂、浴液洗外阴,甚至用抗生素或中药浸浴,导致菌群失衡,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却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致使阴道炎反复发作。
三、性生活不清洁,被忽略的主动保护不洁性生活使外来细菌被带入,残留阴道的碱性精液改变阴道正常的环境,从而导致阴道炎的复发。
四、用药疗程不足,治疗不够重视用药疗程不足是阴道炎病人最常见的问题,有些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就擅自停止用药,结果使病菌受到抑制,而疾病尚未彻底治愈,当阴道的pH值发生改变时,阴道炎就会再次复发;还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好时频繁换药,也是阴道炎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五、乱用药、人为拖延病情,致使阴道炎难以治愈大多数女性朋友对阴道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