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两侧肿痛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两侧肿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滑囊炎、骨刺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矫正器具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厚带状组织,过度使用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其发炎。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治疗需减少负重活动,进行足底筋膜拉伸,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2、跟腱炎:
跟腱连接小腿肌肉和跟骨,运动过度或鞋子不合适可能引发炎症。症状包括跟腱部位肿胀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建议停止跑跳运动,采用冰敷缓解肿胀,穿戴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子,严重者需进行超声治疗。
3、滑囊炎:
跟骨后方滑囊因摩擦或压力发生炎症,常见于穿硬质鞋跟的女性。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按压有波动感。处理需更换宽松软底鞋,避免局部受压,急性期可穿刺抽液并注射抗炎药物。
4、骨刺形成:
长期应力刺激导致跟骨骨质增生,骨赘刺激周围软组织引发疼痛。X线检查可见跟骨下缘尖锐突起。轻度骨刺可通过定制矫形鞋垫分散压力,顽固性疼痛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或关节镜清理术。
5、外伤因素:
跟骨挫伤或微小骨折多因跌落时脚跟直接撞击硬物所致。伤后立即出现肿胀瘀斑,负重时疼痛剧烈。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疑似骨折需石膏固定4-6周。
日常应注意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赤足行走。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建议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每日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足底滚轮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跟腱拉伸练习应保持每次30秒,每日3-5组。若肿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皮肤发热发红,需及时排查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