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时间究竟怎么算?搞不清楚,血糖都白测了!
测血糖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很多人天天扎手指,却连最基本的测量时间都没搞明白,白白浪费了试纸不说,还可能错过关键的健康信号。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时间谜题",让你每次测量都精准到位!
一、空腹血糖:你以为的空腹可能错了
1、8-12小时才是真空腹
从前一天晚饭后开始计算,至少要空腹8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很多人早上9点测血糖,其实已经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空腹了。
2、最佳测量时间段
建议在早晨6-8点之间完成测量,这个时间段最能反映基础血糖水平。超过上午10点的测量结果参考价值会打折扣。
3、这些情况会让空腹血糖"失真"
•熬夜到凌晨才睡
•测量前喝了咖啡或茶
•起床后先做了剧烈运动
•近期有感冒发烧
二、餐后血糖:从第一口饭开始算
1、餐后2小时≠吃完饭2小时
这个"2小时"要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不是吃完饭才开始算。很多人把这个关键点搞错了。
2、不同食物的影响时间
•碳水化合物:1-2小时达峰
•蛋白质:2-3小时达峰
•脂肪:3-4小时达峰
混合餐建议统一按2小时标准测量。
3、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测量前不要刻意控制饮食
•测量期间不要额外加餐
•避免测量时情绪激动
三、容易被忽略的特殊情况
1、睡前血糖
建议在晚上10-11点测量,反映的是日间治疗效果的持续性。这个时间点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特别重要。
2、凌晨血糖
凌晨3点的血糖值最能反映是否存在"黎明现象"。如果需要测量这个点,记得定好闹钟。
3、随机血糖
任何时间点的测量都有意义,但要注意标注具体时间。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时,应该立即测量。
四、测量频率的科学安排
1、血糖稳定者
每周测1-2次空腹+1-2次餐后即可,不必天天扎手指。
2、血糖波动大者
建议每天测4-7次,包括空腹、三餐前后和睡前。
3、特殊情况
•调整用药方案时:每天测4-7次
•感冒发烧时:每天至少测3次
•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测量
五、影响测量准确性的5个细节
1、采血方法
不要用力挤压手指,要用温水洗手后自然垂手,让血液自然流出。
2、试纸保存
开封后要在3个月内用完,平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3、测量环境
极端温度会影响仪器准确性,最好在室温下测量。
4、测量部位
建议轮换手指采血,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扎针。
5、仪器校准
每换一盒新试纸都要按要求进行校准,定期用质控液检查。
记住,测血糖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收集健康数据。把这些时间节点搞清楚了,你的每一次测量才会真正有意义。现在就去检查一下你的测量记录,看看之前有没有把时间搞错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