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分几种类型 3种中耳炎的类型你都知道吗
中耳炎主要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和粘连性中耳炎三种类型。
1、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儿童可能出现抓耳或注意力不集中。治疗需解除咽鼓管阻塞,可采用鼻喷激素缓解鼻咽部炎症,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反复发作者需排查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诱因。
2、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期可见剧烈耳痛、发热及鼓膜穿孔流脓,慢性期表现为长期耳漏和听力减退。治疗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静脉给药。慢性患者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修复受损听骨链,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复发。
3、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是炎症反复发作后的后遗症,中耳腔内形成纤维粘连组织。典型症状为渐进性传导性耳聋,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或钙化斑。早期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改善通气,晚期需手术分离粘连并植入人工听骨。该类型预防关键在于及时控制急性中耳炎发作,避免反复感染造成不可逆损伤。
中耳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感冒期间可多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防分泌物粘稠。儿童患者需定期监测听力发育,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平衡障碍时应及时复查耳内镜。冬季注意耳部保暖,洗澡后确保外耳道干燥,慢性患者每半年需进行纯音测听评估听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