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与急救措施要了解

中暑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药物辅助治疗及重症就医等方式处理。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体温调节障碍、基础疾病及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与急救措施要了解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高温环境会持续加重体温升高,脱离热源是急救第一步。若在户外可选择树荫或空调场所,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停止体力活动,保持静止状态减少产热。

2、物理降温:

用冷水擦拭颈侧、腋窝等大血管处,或使用冰袋冷敷。体温超过38℃时需积极降温,可用25-30℃温水淋浴。避免直接用冰水导致寒战,反而增加代谢产热。儿童可采取温水浸浴,同时保持空气流通加速散热。

3、补充电解质:

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与急救措施要了解

饮用含钠钾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小时不超过1000毫升。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丢失,单纯补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可自制糖盐水(500毫升水+4.5克盐+25克糖),分次小口饮用。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利尿饮品。

4、药物辅助治疗:

针对头晕恶心可服用藿香正气制剂,高热时按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解热药。中暑伴肌肉痉挛可补充钙镁制剂。避免擅自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尤其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意识模糊者禁止口服给药。

5、重症就医:

出现昏迷、抽搐或体温超过40℃需立即送医。热射病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需静脉补液及ICU监护。有慢性病或服用利尿剂、抗抑郁药等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转运途中应持续降温,监测呼吸脉搏。

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与急救措施要了解

预防中暑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高温时段减少外出。户外工作者应每小时休息10分钟,穿戴透气防晒衣物。饮食多摄入西瓜、黄瓜等含水丰富果蔬,适量补充咸味汤品。运动前后称体重,每减轻1公斤需补水1500毫升。空调房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体温调节紊乱。老年人及儿童建议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避免户外活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