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怎么治疗 4个方法有效控制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可通过药物抑酸、黏膜保护、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应激性溃疡通常由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严重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抑酸: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可作为替代选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疗程通常持续至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
2、黏膜保护:
硫糖铝、铝碳酸镁等药物可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枸橼酸铋钾兼具抑制幽门螺杆菌和黏膜保护作用。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
3、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创伤、感染、休克等基础疾病是根本措施。对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评估用药必要性,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重症患者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维持循环稳定。
4、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可选用低脂、低纤维的营养制剂。严重出血者需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应激性溃疡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进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促进黏膜修复。戒烟限酒,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若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溃疡愈合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