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两个或以上器官在短时间内相继或同时出现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因素诱发。该综合征涉及器官包括肺、肝、肾、心脏、凝血系统等,病死率较高。
1、感染因素:
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是常见诱因,病原体释放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微循环障碍。肺部常最先受累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早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2、创伤休克:
严重创伤或失血性休克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肝脏功能受损表现为黄疸和凝血异常,需及时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必要时采用血液净化治疗。
3、手术相关:
大型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可能引发肠道屏障功能破坏,细菌移位激活免疫系统。肾脏易出现少尿或无尿,需密切监测肌酐和尿量,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4、全身炎症:
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等介质,造成心肌抑制和循环衰竭。心脏表现为心输出量降低,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同时控制炎症风暴。
5、代谢紊乱:
器官衰竭导致乳酸堆积和酸碱失衡,进一步损伤细胞功能。凝血系统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进行成分输血治疗。
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需重视原发病控制,术后患者应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羹等,避免加重器官负担。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和床上肢体活动,逐步提高心肺功能。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