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为什么会缺营养不良 四个原因致甲营养不良找上门
指甲营养不良可能由微量元素缺乏、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微量元素缺乏:
锌、铁、钙等元素不足会影响角蛋白合成。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会导致指甲变薄易碎,伴随纵嵴或匙状甲改变。日常需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乳制品摄入,严重缺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制剂。
2、血液循环障碍:
末梢循环不良使甲床供血不足,常见于雷诺综合征、糖尿病患者。表现为甲板生长缓慢、颜色发暗,冬季症状加重。建议通过手部按摩、保暖改善微循环,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3、局部感染:
真菌性甲癣(灰指甲)破坏甲板结构,引发甲分离、增厚。皮肤癣菌感染多伴随甲周皮肤脱屑,念珠菌感染常见于长期浸水人群。需进行真菌镜检确诊,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手足干燥。
4、慢性疾病:
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皮肤病可导致甲凹点、甲剥离。甲状腺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甲板横沟或脆裂。这类情况需治疗原发病,配合局部使用滋润型护甲油保护甲板。
维持指甲健康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1.5克,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H的鸡蛋、坚果类食物。避免频繁美甲或使用刺激性化学制剂,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成分的护手霜。每周可进行2-3次温水泡手(37-40℃)促进甲周血液循环,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出现持续加重的甲变形、甲床疼痛或甲周红肿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