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小孩手足口病需注意隔离消毒、症状监测、皮肤护理、饮食调整及并发症观察。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5岁以下儿童高发,多数症状轻微但需警惕重症表现。
1、隔离消毒:
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衣物餐具需煮沸消毒。家长处理患儿排泄物后需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口腔疱疹是否影响进食。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肢体抖动、呼吸急促或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脑炎等重症可能。
3、皮肤护理:
手足臀部疱疹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疱疹破裂处用碘伏消毒防止继发感染。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禁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4、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适量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恢复期逐步添加蛋羹、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
5、并发症观察:
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并发脑干脑炎或肺水肿,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咖啡样物、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循环衰竭表现。EV71型病毒感染患儿需特别关注心率血压变化。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黏膜修复,适量增加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患儿痊愈后仍可能携带病毒,2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预防隐性传播。若家中多个儿童共同生活,建议对未感染者接种EV71疫苗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