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化脓性中耳炎的处理原则包括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促进引流、预防并发症及生活护理。主要措施有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止痛退热、鼓膜切开及生活习惯调整。
1、抗生素治疗:
急性期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或克林霉素。细菌培养结果未明确前可经验性用药,疗程通常持续7-10天。儿童或反复发作者需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2、局部清洁: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性分泌物,保持引流通畅。禁止自行使用挖耳工具,避免损伤鼓膜。局部可配合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
3、止痛退热:
针对耳痛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高热超过38.5℃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风险。
4、鼓膜切开:
当鼓室积脓导致剧烈疼痛或高热不退时,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该操作可迅速减轻鼓室压力,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
3、生活习惯调整:
患病期间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哺乳期婴儿需保持头高位喂奶,儿童应远离二手烟环境。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
日常需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正确清洁鼻腔。游泳时佩戴耳塞,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检查鼻咽部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诱因,必要时进行过敏原筛查。恢复期可进行耳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禁止向耳道内塞入任何物品。若出现眩晕、面瘫或持续听力下降需立即就医,警惕颅内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