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在生活中注意什么
小儿肺炎的日常护理需重点关注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环境调节、症状监测和预防交叉感染。主要措施包括保持气道湿润、提供高热量饮食、维持适宜温湿度、观察病情变化和严格隔离防护。
1、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核心。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配合空心掌拍背促进排痰,拍背时避开脊柱区域,从背部由下向上有节律叩击。婴幼儿可抬高床头30度缓解呼吸困难,避免使用镇咳药物抑制排痰反射。
2、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如配方奶、肉末粥等,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100-150ml/kg,可选用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同步忌口海鲜等发物。
3、环境调控:
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60%左右,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刺激,禁止室内吸烟。患儿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及时更换汗湿衣物,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少误吸风险。
4、病情观察:
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注意有无鼻翼煽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观察痰液颜色变化,黄绿色脓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加重。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警惕脱水导致病情恶化。
5、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照顾者操作前后需规范洗手。患儿餐具毛巾专人专用,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分泌物污染物品。恢复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立即隔离。
患儿康复期应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日照充足时段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饮食可添加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但需避免过量进补。定期随访胸片直至病灶完全吸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可预防再次感染。注意观察有无活动后气促等肺功能异常表现,必要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