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日常要注意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日常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合理用药、营养支持及环境管理。护理重点在于阻断传播途径、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1、隔离防护:
发病期间需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尤其接触婴幼儿或老年人时。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咳嗽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分泌物需用纸巾包裹后消毒处理。
2、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观察咽痛、鼻塞等症状程度。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耳痛、呼吸困难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儿童需特别注意精神状态与进食量变化。
3、合理用药:
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解发热,氯雷他定减轻鼻部症状。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应用阿莫西林等药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注意药物过敏史。
4、营养支持: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饮用蜂蜜柠檬水或菊花茶。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软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吸烟饮酒会加重黏膜损伤。
5、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室温维持在20-24℃避免冷空气刺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恢复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防寒保暖。
康复期间建议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抵抗力,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可按摩迎香穴缓解鼻塞,淡盐水漱口减轻咽部不适。饮食遵循“一荤一素一菌菇”搭配原则,适量增加富含锌的牡蛎、南瓜子。症状消失后仍需观察1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损伤。冬季外出佩戴围巾保护呼吸道,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