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如何传染 了解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染途径
病毒性结膜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间接接触污染物、飞沫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传染。
1、直接接触:
患者用手揉眼后触摸他人或物品,病毒通过眼结膜侵入。常见于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表现为单眼发病后迅速累及双眼。急性期需隔离患者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接触后立即用流动水洗手。
2、污染物传播:
病毒可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接触污染表面后揉眼可致感染,游泳池、公共浴室等潮湿环境更易传播。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物品,避免共享眼部化妆品。
3、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近距离接触时可能通过眼结膜感染。在人群密集场所需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应佩戴口罩并避免对着他人面部咳嗽。
4、母婴传播:
分娩时接触产道分泌物可导致新生儿感染,表现为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眼睑肿胀、脓性分泌物。孕妇患生殖器疱疹时风险更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剖宫产预防。
5、医源性感染:
眼科检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规范可能导致传播。使用一次性眼压计套、严格遵循七步洗手法可降低风险,角膜炎患者应最后接诊。
预防病毒性结膜炎需加强手卫生,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急性期患者应单独使用脸盆毛巾,煮沸消毒每日1次。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充血。恢复期可进行冷敷缓解不适,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出现畏光、视力下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