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PD-L1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PD-L1是通过病理检测评估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表面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指导免疫治疗适应症选择。PD-L1检测结果主要受检测抗体克隆号、评分标准、肿瘤异质性、样本处理质量、检测平台差异等因素影响。

1、检测原理: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特定抗体与PD-L1蛋白结合并显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强度与范围。不同检测平台使用不同抗体克隆号,常见包括22C3、28-8、SP142等,各抗体与PD-L1蛋白结合表位存在差异。

2、临床意义:

PD-L1高表达可能提示肿瘤通过PD-1/PD-L1通路逃避免疫监视。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等恶性肿瘤中,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呈正相关,表达越高预期获益可能性越大。

3、评分标准:

不同癌种采用不同评分系统,如TPS评分计算肿瘤细胞阳性百分比,CPS评分综合计算肿瘤与免疫细胞阳性数。阈值设定因药物而异,例如帕博利珠单抗要求TPS≥1%,纳武利尤单抗要求CPS≥5%。

4、检测局限性:

肿瘤异质性可能导致取样误差,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可能不一致。样本固定时间不足或过长、切片厚度不均等技术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部分患者存在PD-L1阴性但仍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情况。

5、联合检测:

常与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等生物标志物联合评估。某些癌种需同步检测EGFR/ALK等驱动基因,避免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冲突。动态监测可反映治疗过程中PD-L1表达变化。

接受PD-L1检测前应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影响免疫微环境。检测报告需由病理科医师结合临床资料解读,患者不可自行停药或要求更改治疗方案。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与维生素D,避免过度劳累削弱免疫功能。定期复查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早期症状如皮疹、腹泻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