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酒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经常饮酒可能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及代谢功能造成损害。长期饮酒的影响主要有胃黏膜损伤、血压波动、认知功能下降、脂肪肝形成、血糖代谢异常。
1、胃黏膜损伤:
酒精直接刺激胃部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可能引发慢性胃炎或胃溃疡。长期饮酒者常见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治疗需戒酒并配合胃黏膜保护药物,如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
2、血压波动:
酒精摄入初期引起血管扩张,后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压先降后升的波动现象。长期饮酒者高血压发病率较常人高3-4倍,可能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控制饮酒量有助于稳定血压,必要时需服用降压药物。
3、认知功能下降:
酒精会损害大脑皮层神经元,影响记忆力和判断力。长期酗酒者可能出现震颤、幻觉等戒断反应,严重时发展为韦尼克脑病。维生素B1补充可改善部分症状,但神经损伤常不可逆。
4、脂肪肝形成:
肝脏代谢酒精时产生大量脂肪酸,超过代谢能力后形成肝细胞脂肪沉积。初期表现为右上腹闷胀,进展为肝硬化后可能出现腹水、黄疸。戒酒配合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可延缓病情发展。
5、血糖代谢异常:
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干扰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先低后高。长期饮酒者糖尿病风险增加2-3倍,常见多饮多尿症状。需监测血糖变化,严重时需使用降糖药物控制。
建议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约啤酒750毫升或白酒50毫升),饮酒前后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糙米、瘦肉。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促进酒精代谢,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检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备孕人群及肝病患者应严格禁酒。建立健康社交方式替代饮酒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戒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