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子崴了一下筋鼓起来个包
脚踝扭伤后局部筋腱肿胀凸起可能由软组织损伤、韧带撕裂、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及关节错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热敷交替、弹性绷带固定、药物缓解、康复训练及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软组织损伤:
踝关节过度扭转会导致皮下筋膜或肌肉纤维拉伤,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包块。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以减少内出血,后期改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血液循环。
2、韧带撕裂:
外侧距腓前韧带最易在足内翻时发生部分撕裂,表现为局部皮下青紫伴鸡蛋大小硬结。轻度损伤需佩戴踝关节支具4-6周,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术,康复期间需避免单脚跳跃动作。
3、毛细血管破裂:
外力作用使微小血管断裂后,血液积聚在筋膜间隙形成血肿包块。初期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淤血,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若血肿直径超过3厘米需穿刺抽吸处理。
4、炎症反应:
损伤后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释放会导致患处发热红肿。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外敷栀子粉糊剂能减轻局部灼热感,期间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5、关节错位:
严重扭伤可能伴随距骨半脱位,表现为踝关节畸形隆起。需通过手法复位恢复关节对位,陈旧性损伤者需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6周内穿戴步行靴保护。
恢复期每日进行踝泵运动300次预防静脉血栓,坐位时用弹力带做足背屈抗阻训练增强肌腱强度。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彩椒加速结缔组织修复,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15厘米以上促进淋巴回流。避免穿着平底鞋或高跟鞋,建议选择鞋帮高度超过踝骨的运动鞋提供支撑保护,若肿胀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针刺样疼痛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