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对人体的几大危害!专家指导你如何日常保护

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常好发于颈部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

那么,脊髓空洞症都有什么危害呢?

1、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常见症状如上肢营养障碍,皮肤增厚,烧伤疤痕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是少汗。

2、运动障碍。患者上、下肢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常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肌束震颤。

3、关节损害。大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骨关节损害,且为多发性的,上肢较为多见,关节肿胀,关节部位的骨质萎缩、脱钙、被磨损破坏,但患者一般无痛感。

4、脑干损害。颈、胸段多见,可能会累及脑干延髓。患者的皮肤前感觉分离,以及受累平面一下的长束症状,相应阶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有所保留。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患者的日常保护情况和治疗效果有很大关系!脊髓空洞患者日常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意识到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无感觉区,随时顾及无感觉区。警钟常鸣,每天检查多次,防止受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水疱、不自觉烫伤、局部青肿、抓伤痕迹、刀割样伤等等,表明感觉缺失区已明显受伤,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其次,也要注意手脚的保护,劳动或工作时戴手套,提取烫热物品时务必防止烫伤,可以用棉布或毯子包裹着拿,劳动工具好要光滑。穿柔软、透气、吸水的鞋子,避免磨破脚步皮肤,鞋子不要过紧挤压脚部使皮肤血液循环不好。走路时间不宜过长、过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