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由自我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患者的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语音低微、咳嗽无力等,严重时则会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给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对此,掌握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措施,对病情的及时确诊,科学诊疗很有必要。那么,进行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都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
1、恶性肿瘤合并的肌无力现象是指肌无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口干,泪少,早重夜轻或活动后症状反减轻,受累范围以下肢为多而重。应与功能性眼睑下垂、进行性延髓麻痹、跟肌麻痹等相鉴别。
2、肌纤维变化:病程早期主要是在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此现象称为淋巴漏;在急性重症病中,肌纤维有凝固性坏死,伴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渗出;晚期肌纤维可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性改变,肌纤维细小。
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改变:神经肌肉接头部的形态学改变是重症肌无力病理中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突触后膜皱褶消失、平坦、甚至断裂。
4、胸腺的改变:重症肌无力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合并胸腺瘤,40%-60%的患者伴有胸腺肥大,75%以上的患者伴有胸腺组织发生中心增生。腺瘤按其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胸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后两种常伴重症肌无力。
温馨提示:判断重症肌无力的依据有很多,要想更好的治疗重症肌无力,就要找出疾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症对因治疗,才会取得更好的,切忌不可盲目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了解的知识而不至于盲目导致防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