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震波碎石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体外震波碎石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尿、肾绞痛、感染、石街形成及肾脏损伤。

1、血尿:

体外震波碎石后几乎都会出现短暂血尿,因冲击波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微小血管破裂。通常表现为淡红色尿液,持续1-2天可自行消失。若出现鲜红色血尿或血块需警惕严重出血,应及时复查超声排除肾实质损伤。

2、肾绞痛:

碎石过程中结石碎片移动可能刺激输尿管痉挛,引发剧烈腰腹部绞痛。疼痛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可放射至会阴部,伴随恶心呕吐。通过解痉止痛药物可缓解,必要时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解除梗阻。

3、感染:

结石内隐藏的细菌在碎石后释放入血,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表现为发热寒战、尿液浑浊、腰痛加重。术前尿培养阳性者需先控制感染,术后出现体温超过38.5℃需立即静脉应用抗生素。

4、石街形成:

大量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内堆积形成条索状梗阻,称为石街。常见于较大结石或多次碎石后,引起腰部胀痛、排尿困难。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药物排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处理,严重者需经皮肾造瘘引流。

5、肾脏损伤:

高能量冲击波可能导致肾包膜下血肿或肾实质挫伤,表现为持续腰痛、血红蛋白下降。多见于凝血功能异常或高血压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严重出血需介入栓塞治疗。长期反复碎石可能增加肾性高血压风险。

术后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石,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继发出血,两周内限制高钙高草酸饮食。出现持续发热、肉眼血尿超过三天或尿量明显减少需立即复诊。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净情况,残余结石超过4毫米可能需要二次碎石。糖尿病患者及尿路畸形患者需更严密随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