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肌肉萎缩的出现,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极大,很多患者都因为该疾病而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而继发性肌肉萎缩的滋生更是加大了原有疾病的威胁,为此人们都想早日摆脱此病的哭热闹。但对于继发性肌肉萎缩的诊疗,需结合一定的检查依据,才能更好实施诊疗。下面就来了解继发性肌肉萎缩检查诊断要做哪些?
继发性肌肉萎缩的临床检查:
1、病史检查:对病人进行病情了解,注意年龄、发病部位、急性慢性、起病快慢、病程长短;有无感觉障碍,萎缩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肌力如何,有无肌肉跳动和疼痛,活动后是加重还是减轻,有无伴发全身性疾病,有无特殊的遗传性家族病史,有无感染史和预防接种史。
2、体格检查:注意肌肉体积和外观,临床上肌肉萎缩的诊断,应两侧对比即肌肉萎缩的范围、分布程度、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来判断;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恶性病变等,这也是肌肉萎缩的诊断依据之一。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
3、肌萎缩的伴发症:如骨关节的变形,皮肤症状,沿神经走行有无压痛及肿物等。注意有无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如深、浅感觉障碍或复合感觉障碍,感觉分离等,萎缩肌肉有无自发性疼痛和压痛等,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某些肌病如废用性肌肉萎缩。
4、辅助检查:可以通过体感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肌电图等进行确诊是否具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1)体感诱发电位:主要用于检测周围神经、神经根、脊髓、脑干、丘脑及大脑的功能状态。应用于格林-巴利综合征、颈椎病、后侧索硬化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神经性膀胱、性功能障碍等。
(2)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3)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多发性硬化、视觉皮层病变、眼外伤、癔病等疾病;在内科主要用于糖尿病等引起的视觉通路的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有重要作用。
(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检查听神经损伤、发作性眩晕、听神经瘤、多发神经硬化、耳毒饕及外周损伤后的听力学检查;可客观评价听觉检查不合作者、婴幼儿和歇斯底里病人有无听觉功能障碍。
(5)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
温馨提示:平时应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这是肌肉萎缩的护理中重要的一点。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