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当患儿哭闹不安或以手抓外阴时,检查时发现外阴、阴蒂红肿,表面可能有破溃处,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小阴唇可见粘连,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送培养,寻找病原体,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
婴幼儿时期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容易感染阴道炎。为了预防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家长一定要注意患儿外阴部的清洁卫生,父母一定要做好婴幼儿阴道炎预防措施:
父母应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尽早穿合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幼女游泳后要预防性使用前两种液体坐浴。
当家长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时,浴盆、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要与孩子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每天要为孩子清洗外阴;大便后注意应从前向后擦试,避免粪便污染外阴;
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对有明显畸形造成反复感染者,应早做手术修补。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尿液酸碱度发生变化也可导致婴幼儿阴道炎),家长要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
得了霉菌性阴道炎会有什么症状
现在的女性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了,所以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一定要了解疾病的症状,这样更能及时的预防。那么,得了霉菌性阴道炎会有什么症状?
得了霉菌性阴道炎会有什么症状?
霉菌性阴道炎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四周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亦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四周扩展至会阴、肛门四周及股生殖皱襞,直至大腿内侧、外表,完全类似急性或亚急性湿疹;阴唇及阴蒂四周黏膜增厚,互相接触的皮肤表面潮红糜烂;个别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疡、外阴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阴道具有自身防御能力及阴道杜氏杆菌抑制作用,社会上约有10%的妇女及30%的孕妇为带霉菌者,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因白色念珠菌在pH值为5.5左右的阴道环境中最宜生长,而在阴道杜氏杆菌正常的情况上,阴道的pH值在4~4.5,霉菌即使存在亦不能繁殖。用碱性消毒剂如3%的碳酸氢钠液灌洗阴道,或月经期pH值都超过5.5,霉菌性阴道炎均可减轻。
白带并不一定是阴道炎的突出症状,但水样白带直至凝乳状或软膏样白带均可出现。如有的完全淡薄如同清彻浆液性渗出液,但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有的则黏稠如凝乳或屑粒状,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的白带为大量水样或脓性而无白色片状物,阴道黏膜呈中等度发红、水肿,无严重的瘙痒及灼烧感,仅有外阴湿润感觉,还有患者的白带呈典型凝乳状或为片状黏稠白带,阴道黏膜高度红肿,有白色片状薄膜黏附,易剥离;其下为受损黏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淤斑,有剧痒及灼热感。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瘙痒症状更为严重。
各种阴道炎的治疗误区
阴道炎是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有很多的女性遭受着此病的困扰,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我们大家也都很想知道,另外此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忽视自己的健康导致的,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误区。
在临床上妇科疾病上最为严重的炎症疾病就是阴道炎,此疾病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疾病,也是因为很多种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导致的。
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感染而导致的阴道炎症,就称为混合性阴道炎,比如细菌和滴虫混合感染、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等。混合性阴道炎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很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资料显示,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一半为混合感染。
陷阱一、症状不典型
因为混合性阴道炎的病原体是与其他不同的,因此导致患者出现的症状也是非常的不明显的,需化验确诊,以防漏诊。混合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和(或)外阴瘙痒。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白带的颜色、性质、气味也会有所不同。
陷阱二、按单一病原体治疗
得了混合性阴道炎的女性,病情常常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治疗效果远低于单纯感染性阴道炎。这是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初期没有被确诊,结果按单纯感染性阴道炎治疗,以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初次治疗的不彻底,往往便是导致混合性阴道炎高复发率的重要原因。
陷阱三、有发烧症状
混合性阴道炎患者,常伴有发烧症状,这会误导患者当感冒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