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眼一侧肿了还疼怎么回事
肛门一侧肿痛可能由肛周脓肿、血栓性外痔、肛裂、肛窦炎或肛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外敷、坐浴疗法、口服消炎药、手术引流或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导致脓液积聚形成肿块,多伴随跳痛和局部皮肤发红。早期可使用鱼石脂软膏外敷,若形成波动感需行切开引流术。发病与腹泻或免疫力下降有关,可能伴随38℃以上发热。
2、血栓性外痔:
肛缘静脉丛血栓形成硬结,触痛明显且呈紫黑色。急性期可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血栓剥离术。常因久坐或便秘诱发,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
3、肛裂:
肛管皮肤纵行裂伤引发梭形溃疡,排便时出现刀割样疼痛。推荐使用太宁栓促进创面愈合,陈旧性裂伤需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多与大便干燥有关,典型症状为便后滴鲜血。
4、肛窦炎:
肛窦部位细菌感染引起隐窝炎症,表现为肛门深部胀痛。采用高锰酸钾坐浴配合左氧氟沙星口服,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肛窦切开术。常见于腹泻患者,可能伴随肛门分泌物增多。
5、肛瘘:
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异常管道,间歇性肿痛伴脓液渗出。确诊后需行瘘管切除术或挂线疗法。多继发于克罗恩病等基础疾病,典型特征为肛门周围硬结反复破溃。
日常需保持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饮食增加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排便后使用婴儿湿巾清洁。若肿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脓血便,需立即至肛肠科进行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查。急性期可尝试侧卧位减轻压迫,避免自行挤压肿块以防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