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慢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以及体重下降。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消化不良、胃黏膜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以及长期药物刺激。
1、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餐后上腹部饱胀感,食物消化速度减慢,可能伴随恶心或轻微呕吐。胃动力减弱导致食物滞留,产生胀气与不适感。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可缓解症状,必要时需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2、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长期炎症会导致上腹部隐痛或灼烧感,疼痛多在空腹时加重。黏膜糜烂可能引发间歇性黑便,胃镜检查可见充血水肿。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并修复黏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可引起顽固性口臭、舌苔厚腻。细菌毒素持续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确诊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根治需联合抗生素与抑酸剂治疗。
4、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部会引发烧心、口苦等症状,夜间平卧时加重。长期反流可导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治疗需抬高床头睡眠,服用促动力药和结合胆盐药物。
5、长期药物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抑制胃黏膜保护机制,导致药物性胃炎。表现为服药后胃痛加剧,伴随便潜血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慢性胃炎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每日进食5-6次小份量餐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限制油炸食品摄入。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减少反流。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出现呕血、持续消瘦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