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和肾脏病有什么关系?

尿蛋白和肾脏病有什么关系?平常我们可能也只是听说过尿蛋白,并没有深入了解过它,但是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是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的,无论哪种肾病,基本上都伴有尿蛋白的流失。但也正因为常见,大部分肾病患者并没有认识到尿蛋白有什么危害,只是将其当成一个普通的化验指标。如果只是单纯的尿蛋白流失,影响身体细胞构建的话,我们大可以吃更多的蛋白质补充,但尿蛋白的严重性远非如此。

一、尿蛋白的概念:

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二、长期蛋白尿的危害:

尿蛋白会造成低蛋白血症,造成水肿,发热,抵抗力下降,物质的代谢障碍等,长期同时尿蛋白会对肾脏的滤过功能和重吸收功能有影响。长期有尿蛋白就必须治疗,以免发展成肾功能衰竭。

正常情况下肾脏是不会允许大分子蛋白质漏出的,在肾脏病变的时候,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开始有大分子蛋白质能“挤”出来。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缝隙,总会越挤越大,长期蛋白质漏出就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消失。肾脏功能也就没了——尿毒症。

三、尿蛋白的形成:

1、生理性蛋白尿:

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四、尿蛋白的指标分析:

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

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

尿蛋白<0.1g/L:-;正常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4.0g/L:++++。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尿蛋白和肾脏病有什么关系?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