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牙龈老是出血是什么原因
怀孕期间牙龈出血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牙龈炎、维生素缺乏、口腔卫生不良、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激素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牙龈组织对菌斑刺激的敏感性增强。这种生理性改变通常在分娩后逐渐恢复,日常可使用软毛牙刷减少机械刺激。
2、牙龈炎症:
妊娠期牙龈炎发病率可达60%-75%,与孕激素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可能伴随牙周袋形成。需通过专业洁治去除牙菌斑,必要时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3、营养缺乏:
维生素C和维生素K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和凝血因子活化。建议每日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可通过猕猴桃、西兰花等食物补充,同时保证绿叶蔬菜摄入以满足维生素K需求。
4、口腔清洁不足:
孕吐反应可能导致刷牙频率下降,食物残渣堆积易引发菌斑性龈炎。应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呕吐后可用温水或抗菌漱口水含漱。
5、凝血异常:
妊娠期生理性血液稀释可能使血小板相对减少,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需排查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建议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避免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孕期牙龈护理需建立科学的口腔清洁习惯,选用含氟化物的抗敏感牙膏,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水果摄入,如蓝莓、草莓等浆果类食物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出现持续出血或牙龈增生应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少牙龈充血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