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新加坡国家公园局设计研究与发展署高级署长杨明忠
机场候机厅里高大的立体绿化墙,城市街道两旁高低错落的树木花草,就连楼顶也种满了绿植……记者在新加坡一路视线所及均是绿意盎然,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植物园。其实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杂草丛生、沼泽遍布,环境十分恶劣。后经过几代人努力,用科学精细的规划,逐步将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中的城市”。
四阶段打造“花园中的城市”
世界银行2014年数据显示,新加坡国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加坡有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取得这样的“绿化成绩”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了四个阶段、50多年的精心设计和规划。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设计研究与发展署高级署长杨明忠介绍,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建国之初,新加坡在大规模兴建路桥、建筑的同时,意识到城市扩张会导致自然生态退化,于是积极调整,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展开城市“绿化运动”。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新加坡引入了种类多样、色彩丰富的植物,政府主动规划开发各类公园。1970年,新加坡成立“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规划执行、市区重建和工业开发中的绿化行动,标志着“花园城市”上升至国家战略。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开始建设全岛公园网络连道系统,实施“绿色和蓝色规划”,将城市绿道和水流河道相连。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到现在,新加坡正在从“花园城市”向“花园中的城市”过渡,进一步增强城市绿化和街景美观,让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有机融合。
绘制亚洲最大“树地图”
除了美化环境,绿树有着给常年炎热的新加坡“降温”的功能,因此这里的人对绿树格外重视和喜爱。杨明忠说,2015年底,他们开始绘制新加坡3D地图来管理植物,使花草树木信息数据化。今年“树地图”网站正式上线,全国50多万棵树木信息一览无遗。打开网站可看到,地图上用绿色大圆点标注着新加坡每个区域总体绿量。放大地图,可看到街道名称及密密麻麻的绿色小圆点,这代表着树木的位置分布。点击圆点会弹出更详细的信息,包括每棵树的品种、树龄、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以及近期修剪记录等。想知道身旁的树是什么品种或多大年龄,都可以通过这个交互式“树地图”查询。
“树地图”不仅承担着公众教育功能,也是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对树木进行全周期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地图,国家公园局能更准确地掌握需要修剪树木的具体位置,避免树枝坠落伤人,还能更有效监督及执行树木的保养工作,确保它们健康生长。
为“见缝插绿”动足脑筋
新加坡国土资源有限,如何在绿化覆盖率已超80%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绿化,需要多动脑筋。杨明忠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国家公园局就是总裁缝,我们现在要戴上眼镜见缝插绿。”
垂直绿化。“实现‘花园中的城市’,只是地面绿化远远不够,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希望在空中也建起一座座花园。”杨明忠介绍,“国家公园局已与市区重建局合作,以税收折扣等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和建筑商在大厦的垂直面积上种植绿色植物,以美化环境并降低建筑内的温度,减少能耗。”据了解,现在新加坡很多开发商都把“毗邻即将建成的花园”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宣传亮点。
可持续绿化。“花园中的城市”根本涵义是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能源损耗,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目标。这种理念在新加坡已经深入到环保的每个细节,比如近些年国家公园局注重在已成材的大树下种植小树苗,一来可使市区生态景观更接近自然,二是出于树木迭代考虑,如果大树死亡,小树就能立即补位,让绿荫不断档。
参与绿化。新加坡从2005年发起了“锦簇社区”项目,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住宅区、学校和办公区的花园建设,培养国民对园艺的热情。在这种氛围下,不少种植和园艺专业人士成立了兴趣小组和互助社交网络,相互交流经验。新加坡聚友爱农场的志愿者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新加坡人受到的教育是爱护环境,不能轻易触碰花草,近些年我们开始鼓励青少年多与自然亲近,学习农业和园艺,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