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皮疹。该病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1、发热:
患者通常出现持续1-2周的中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能伴有畏寒或寒战。发热是该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与病毒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2、咽痛:
约80%患者出现明显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灰白色渗出物,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咽部症状与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复制有关。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可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3、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具特征性,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质地中等的肿大,直径多1-4厘米,触痛轻微。淋巴结病理可见淋巴细胞增生。该症状通常持续3-6周自行消退,避免局部按压刺激。
4、肝脾肿大:
50%患者出现轻度肝肿大,30%伴脾肿大,可能引发右上腹或左上腹隐痛。与病毒侵袭淋巴网状内皮系统有关。需严格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5、皮疹:
10%-15%患者在病程第4-6天出现弥漫性斑丘疹,常见于躯干和上肢。部分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皮疹加重,这与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皮疹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患者在急性期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蒸蛋。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但6周内避免对抗性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腹痛加剧等脾破裂征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病程中保持衣物清洁干燥,皮疹部位避免搔抓,体温过高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