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测定是什么意思
D-二聚体测定是通过血液检测评估体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实验室指标,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与静脉血栓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创伤或手术后状态等因素相关。
1、血栓筛查: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血管内形成血栓并启动纤溶系统时,其数值显著升高。临床常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阴性结果对排除急性血栓性疾病具有高预测价值。
2、DIC监测:
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程中,D-二聚体会因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而持续增高。动态监测其变化可评估抗凝治疗效果,数值持续上升提示病情恶化。
3、术后评估:
外科手术后患者D-二聚体常呈生理性升高,反映手术创伤引发的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异常增高需警惕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4、孕产期应用:
妊娠期妇女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增加逐渐上升,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突发性增高可能提示子痫前期或胎盘早剥等产科急症,需紧急干预。
5、肿瘤关联: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D-二聚体升高,与肿瘤细胞促凝血物质释放相关。持续监测有助于评估肿瘤进展和转移风险,部分化疗方案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进行D-二聚体检测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检测数值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解读,单纯数值升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日常应注意观察肢体肿胀、胸痛等血栓征兆,高风险人群可穿着弹力袜预防静脉淤血。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行血管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