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蜂子蜇了又痒又红肿怎么办

被蜂蜇后出现瘙痒红肿可通过冰敷镇痛、局部消毒、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和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蜂毒过敏反应、组织胺释放、局部炎症反应、继发感染和个体敏感性差异等原因引起。

1、冰敷镇痛:

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蜇伤部位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缓毒素扩散,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减轻红肿热痛症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感觉麻木时应暂停冷敷。

2、局部消毒:

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蜂刺残留需用消毒镊子顺毛刺方向拔出,避免挤压毒囊。碱性溶液可中和蜜蜂酸性毒液,马蜂蜇伤则需用醋酸湿敷。

3、抗过敏药物:

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每日2次。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细胞聚集,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释放,缓解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组织水肿。

4、口服抗组胺药:

选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持续服用3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抑制组胺效应,改善瘙痒和红斑,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副作用。

5、观察过敏反应:

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喉头水肿、胸闷或血压下降等全身过敏症状。蜂毒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既往有严重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预充式肾上腺素笔。

蜇伤后24小时内避免抓挠和热敷,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毒素代谢,限制海鲜、酒精等易致敏食物摄入。户外活动时避免使用花香类化妆品,发现蜂巢应缓慢远离,遭遇蜂群攻击时用衣物遮盖头颈反向逃离。若48小时后红肿持续扩大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就医排除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