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刮治后一直流血而且出现血块是怎么回事
龈下刮治后持续出血伴血块可能由术中创伤、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护理不当、局部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压迫止血、药物干预、感染控制等措施处理。
1、术中创伤:
龈下刮治过程中器械可能损伤牙龈毛细血管网,尤其对牙周袋较深的部位操作时,机械刺激会导致血管破裂。术后24小时内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若出血量较大需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15分钟,避免反复漱口或触碰创面。
2、凝血功能异常:
患者若存在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会显著延长出血时间。术前未及时停药或未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时,可能出现凝血块形成不良。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并咨询内科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术后护理不当:
术后24小时内刷牙、使用牙线或进食硬质食物可能破坏初步形成的血凝块。吸烟、饮酒及过热饮食会扩张局部血管,加剧出血。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代替清水漱口,进食流质食物直至出血停止。
4、局部感染:
牙周袋内残留的牙石碎片或术中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继发感染,炎性介质会溶解已形成的血凝块。伴随明显肿胀、脓性分泌物时,需配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创。
5、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会影响组织修复能力,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易反复出血。此类患者术前应控制空腹血糖低于8mmol/L,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术后可局部应用止血明胶海绵辅助凝血。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过度刺激创面,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非治疗区。每日用生理盐水含漱3-4次,持续1周。饮食选择温凉粥类、蒸蛋等软食,补充维生素C促进牙龈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及高温环境,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若出血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发热、剧烈疼痛,需立即复诊排除颌骨血管瘤等罕见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