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预防盆底疾病 预防盆底疾病需做好四步
预防盆底疾病需做好四步,主要包括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行为、坚持盆底肌锻炼、定期筛查。
1、控制体重:
超重会增加盆底肌群压力,长期腹压增高易导致盆底松弛。建议通过合理膳食与有氧运动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运动。
2、避免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会持续增加腹压。建议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规范治疗,搬运重物时采用屈膝姿势并用腿部发力。
3、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每日进行3组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组持续收缩8-10秒后放松,注意训练时保持正常呼吸。产后42天起可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4、定期筛查:
建议育龄女性每年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妊娠期及产后需专项检查。出现漏尿、下坠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疗法。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瑜伽中的桥式、猫牛式能辅助强化盆底肌群,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为宜。更年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仍需持续进行盆底肌训练。筛查发现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时,早期介入保守治疗有效率可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