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腋下长了很多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手臂腋下长小疙瘩可能由毛囊炎、汗腺炎、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或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过敏治疗、抗真菌药物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
1、毛囊炎:
毛囊炎是毛囊周围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多汗或清洁不足部位。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疼痛或瘙痒,严重时可形成脓疱。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抓挠,轻度症状可外用抗菌洗剂,反复发作需就医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
2、汗腺炎:
汗腺阻塞合并细菌感染会导致汗腺炎,腋下因汗腺密集更易发生。初期为硬结伴灼热感,进展期可能出现脓肿。穿着透气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可预防,已形成脓肿需医生切开引流。
3、过敏反应:
接触洗衣液、除毛膏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密集小丘疹伴明显瘙痒。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冷水冲洗后涂抹弱效激素药膏,持续48小时无缓解需就医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4、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癣菌感染常见于潮湿温暖的腋窝,呈现环状红斑伴脱屑。保持患处干燥,使用抗真菌粉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易反复感染,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
5、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肿,触诊为皮下光滑肿块,继发感染时红肿疼痛。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可观察,合并感染需抗生素治疗,较大囊肿需手术完整切除以防复发。
日常需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沐浴后彻底擦干皱褶部位。避免自行挤压疙瘩,以防感染扩散。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C促进皮肤修复。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罕见肿瘤性疾病。定期观察皮损变化并记录发作诱因,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