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疼是怎么回事 尾椎骨疼四个原因最为主要
尾椎骨疼可能由外伤、久坐压迫、感染性疾病、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抗感染治疗、补钙等方式缓解。
1、外伤:
尾椎骨区域受到直接撞击或跌落时,可能造成骨裂、软组织挫伤。急性期表现为局部肿胀淤青,慢性期可能遗留长期隐痛。需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可冰敷,慢性期采用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2、久坐压迫:
长时间保持坐姿使尾椎承受持续压力,导致周围韧带劳损或滑囊炎症。常见于办公室人群、长途司机。建议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
3、感染性疾病:
骶尾部疖肿、肛周脓肿等感染可能波及尾椎骨,引发放射性疼痛。多伴随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4、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激素者易出现尾椎骨微骨折,疼痛在久坐后加重。骨密度检测可确诊,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需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日常建议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跳跃动作,睡眠时选择侧卧减轻尾椎压力。饮食注意摄入乳制品、豆制品等高钙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或游泳。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排便异常、下肢麻木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强直性脊柱炎、马尾综合征等疾病。